2007-08-21

A股市场的强烈做多欲望是从哪里来的?

相比今日外围股市的报复性反弹的极端走势,今日深沪股市的巨阳似乎并不特别惊人。深沪股市联袂高开高走飙涨5%以上,但相比香港恒生综指近7%、恒生国企指数近9%的涨幅,也算不上有多么抢眼。但总体上来看,这一段时间以来A股的走势远强港股,在港股暴跌的同时,A股只是象征性的附和了一下,今日随即立马重回上升通道,沪指一根跳空巨阳,将三日调整的阴线几乎尽数收复,带头大哥仍是那一批老面孔,看着确实有点让人腻味了。
上周五的文章中曾经指出:“考虑到中国股市的半封闭性因素和管理层力挺的政策支持,虽然从估值角度看已是乏善可陈,但从趋势和成长性来说,还是可以再乐观一段时间。”看来接下来的多方的任务就是上证综指直上5000点大关,虽然其间震荡仍不可免,但趋势似乎已经很难改变了。周五的文章中还指出:“只是经过和H股大多相关的前期大热点的迅速冷却,热点的转换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但是从今日的盘面看,这个迹象仍不是太明显,但理性的观察,这批老龙头经过前期如此剧烈的大幅上涨后,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不是没有,但可能性却是越来越小,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对于热点切换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重点观察这几只指标股再次冲高回落后市场的资金流入方向。
A股市场的强烈做多欲望是从哪里来的?是估值优势?显然不是。A股的平均静态市盈率已接近历史峰值,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没有人能望其项背,股价之高,泡沫之大,人所共见。就拿以A+H形式上市的这批大蓝筹来讲,A股平均股价超越相应的H股几乎一倍,这就不是一个人民币升值预期所能全部解释过去的。
那就抛开价值不谈,看看供求关系,也许才能让问题变得容易理解一些。由于人民币尚无法完全自由兑换,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所带来的内地流动性过剩是无法正常向海外输出的,从QDII到今天刚刚宣布的个人直接海外投资试点,都是管理层力图解决资本市场上流动性过剩的尝试,效果如何,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但这个流动性过剩在整个经济领域出现的负面作用最近一段时间开始变得让管理者忧心忡忡,普罗大众最难接受的直接表现就是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的预期,楼市暴涨一般老百姓就已经很难忍受,居者有其屋是中国儒家思想数千年来的一个普通理想,在目前的楼价的上涨速度面前却已经越来越接近梦想。如果楼价上升还能忍受,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要求现在买房子,那么衣食住行特别是其中的“食”字最近已经让管理者很不安了。从“要让人民吃得起肉”到最近对方便面联合涨价的迅速查处,可以感觉到最近一段时间最让管理者不安的早已不是5.30前的股市指数上升这样的虚拟泡沫,而是实体经济中不断升温的通胀预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者对股市的政策进行180度的大转弯就不难理解了。由于人民币已经人所共知的升值预期和其不能完全自由兑换的特性,所以国内的流动性过剩是很难大规模向海外输出的,绝大部分只能就地消化。目前看来,也只有股市还算是一个消化流动性过剩的“避难所”,5.30后股市暴跌带来的房产暴涨给了管理者这样一个教训: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消化流动性过剩的渠道前,让流动性过剩在股市里制造泡沫总比在实体经济中制造通货膨胀要容易接受的多。
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最近管理层如此大规模的放行基金发行和拆分营销,并对基金制造的泡沫不闻不问;就能理解为什么需要新华社在美国次债危机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发国务院办公厅撰写的社论挺市;就能理解为什么今日中证报头版证监会官员表态说要防止股市大幅波动(实际就是防止股市大幅下跌),要做大做强资本市场,要加速股市发展。
中国股市的复杂性往往表现在这里,有时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如果从以上这个角度理解,一旦实体经济中通货膨胀的预期减弱或消失,则对股市的政策变化就需要有新的思想准备,那时市场就已经丧失了政策力挺的基础了。而目前中国股市的估值状况,一旦失去了政策力挺,则离一次大洗泡沫的过程很近了。在这些变化产生以前,可能还有一段制造泡沫并且享受泡沫的好日子,小心翼翼的享受吧-如果这也能算享受的话。
反正天气总是这么热,澡总是要洗的,但是只有泡泡浴,无论你怎么不习惯,但是,怎么说呢,总比干搓泥舒服吧?